023-67484209
一个电话 • 贴心服务
预制菜,顾名思义,就是提前准备好的“半成品”,“即食”、“即烹”、“即热”就能使用的菜。通过冷链运输进行售卖,消费者只需购买之后进行简单的加工就能食用。
近年来随着“懒人经济”的发展,加上疫情的影响,更多的餐饮企业盯上了这个领域,纷纷开始投入外卖餐饮平台,制作预制菜,方便客户不堂食,也能享受到自己品牌的菜品。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有超过九成的连锁餐饮企业开始出售预制菜。据国海证券测算,我国预制菜市场目前约为3000亿元,未来六到七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一个亿的规模。
预制菜的过去
预制菜其实并非新兴行业,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在美国就已经初见雏形,60年代后进入快速成长期。由于美国标准和餐饮企业数量庞大,所以对于预制菜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预制菜真正成熟,则是在70-80年代的日本,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日本便利店的兴起,预制菜行业增速高达20%。在日本,预制菜行业最大的公司就是日冷食品,它拥有70多年预制菜的发展经验,是1964年奥运会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食品提供商,在全球范围内也享有较高知名度。
日本和美国的发展经验证明了预制菜这个领域是存在巨大潜力的,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且中国人一直对“吃”情有独钟,民以食为天,爱吃、会吃,就是预制菜在我国发展的希望。
预制菜在我国的发展形势
我国预制菜的兴起,首先是在B端市场,随着C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变化,再加上冷链技术物流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都为预制菜向大众生活中的逐渐渗透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欧睿数据显示,国内2020年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877亿元,人均预制速食支出占人均餐饮仅5.6%,远远低于美国的19%和日本的42%。对标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状况,长期来看,预制菜在中国的发展仍有4-8倍的提升空间。
但是当前我们纵观市场,正处于行业兴起、群龙混战的状况,并没有某个龙头企业或是超级品牌的出现。
预制菜发展的障碍
虽然我们从数据上能看到预制菜确实存在很大的市场和空间,但是从市场调研不难看到预制菜仍然有些问题不是短期可以得到很好解决的。
比如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是否新鲜的问题存在质疑。而且消费者觉得预制菜和外卖区别不大。
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用现代标准集中生产,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成型等环节预加工完成,在采用极速冷冻技术或其他保鲜技术保存的半成品或成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仍然认为,预制菜里添加剂比较多,尤其是防腐剂,所以才能存放那么久。
其实说到底,我国的“冷链技术”目前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人们对于目前冷链技术的理解认识以及接受度还需要时间。加上,目前因为这个领域的火热,鱼龙混杂的品牌都参与其中,导致预制菜的整体质量也无法保障,因此难免有消费者对于大品牌的产品也会存在一定的疑虑和担忧。
无论是堂食还是居家餐饮,厨师和口感依然是餐饮的根本和灵魂,预制菜的市场到底如何,能否像美国和日本那样继续高速发展,不是某一个因素能够促成的,预知预制菜的发展,还得交给时间来给我们答案。